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:民意的红灯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09年05月20日14:52  中国新闻周刊

  70码:民意的红灯

  在一起车祸事件的背后,是民意的潜流。

  最初,来自现场目击者的描述是,“车祸,1人被撞死”、“一辆小车撞倒一人”“有人飙车,撞死了人”和“几辆改装跑车,飙车,撞死一个青年。”

  而到了第二天,车祸事件被注入了身份的符号,肇事者属于“富二代”,逝者是个外省青年,关于他们的形容词是前者很冷漠,后者很阳光。

  事件开始变得骇人听闻起来,而来自交管部门的最初鉴定,更激化了这一切。

  “70码”(70公里/小时)。这在民意看来是个缺乏诚意的数据。找不到说法的人们,试图自己给个说法。在网络上,关于车祸的追问自此不绝,是当地政府对飙车者缺乏监管,还是驾车者的道德缺失,是这个城市富人阶层的普遍冷漠,还是城市在高速的造富中变得越来越浮躁。

  总之,越接近真相,我们就越发现,这出悲剧的元凶并不只是那个20岁的小伙子。

  生死时速

  从数目字上看,中国汽车数量占全世界汽车总量的1.9%,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占全球交通死亡事故的15%,一年车祸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。

  而这一次,一起十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,为何成为公众瞩目的社会大热点?

  本刊记者/刘炎迅 (发自浙江杭州)

  胡斌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报纸了。自从他有了那辆红色EVO跑车,伴随而至的好消息与坏消息就接连不断。

  先是去年11月份,他以学生身份参加杭州艾弗尔卡丁车冠军赛,在上千名选手中,他夺得个人、团体两项冠军,一时被捧为“学生车王”。这是他第一次上报纸。

  一个月后,“车王”在杭州建国北路乐购超市附近马路上玩“漂移”,胡斌和他的红色EVO跑车被巡逻交警拦下。第二天,这成了当地都市报一则抢眼的社会新闻。

  第三次:7天后,胡斌的红色EVO在沪杭高速公路违章超速。时速高达210公里,超速75%。“学生车王”再度成为新闻人物。

  2008年10月25日,胡斌有了他的红色三菱EVO,牌照号为“浙A·608Z0”。尽管是二手车,年轻人依旧兴奋不已,绕着车子拍了一圈照片,“晒”在QQ空间里。

  2009年,胡斌20岁,是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的大专生。他梦想着成为一个理想的赛车手。

  谭卓比胡斌大6岁,是个外省来的年轻人。在他客居杭州的第6个年头里,这个年轻人正想着买房子和结婚的事情。

  胡斌和谭卓素不相识,公路却成了他们生命际遇的交点,5月7日晚,速度撞乱了他们的生活。

  谭卓的公司位于文三路398号,他租的公寓在文二西路。从住处到公司,步行不过半小时。

  5月7日,星期四。公司组织员工集体看电影《南京!南京!》,17点45分那场。

  17点30分,谭卓和同事们匆匆往文二西路的西城广场影城赶,由于时间太紧,一帮人在肯德基“随便填了肚子”。

  18点多,远在长沙的母亲给谭卓发来短信:“咱们家这里的房价也有点涨了,你在杭州,如果看见满意的房子就买吧,妈妈会想办法帮你攒钱。”

  谭卓的回复是:“妈妈,我知道你和爸爸不容易的,我自己有点钱,不过可能还要向你和爸爸借点,以后我一定会还给你们的。”

  20点左右,谭卓的电影散场。他和同事一起,步行回家。

  这个时候,胡斌驾驶的红色三菱EVO正在赶往影城的路上。和他一起的还有两辆车,一辆红色EVO,一辆蓝色马6,都是改装过的。

  往西,第一个红绿灯是文二西路与紫荆花路交汇的十字路口,在那里谭卓和同事分手,一个人往家走。

  20点08分,胡斌的车子到了文二西路德加公寓西区附近,撞上了正在穿过斑马线的谭卓。

  警方事后提供的资料显示,从出发点到事发地,红色三菱EVO行驶路程10.2公里,胡斌用了17分钟。

  而这里再走500米,就是谭卓的住处。不久,在医院里,谭卓死于致命的撞伤。

  文二西路位于杭州市西湖区,东西走向,横贯主城区,车流量大。事发地点的路北,是紫桂花园小区,路南是德加公寓小区,都是高档住宅区。

  住在这里的居民,大多是做生意的商人,少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此外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,他们有钱,也有闲。

  5月14日和15日两天,这里的居民总会在晚饭后聚集在路边,谈论此前的那起车祸。陈荆是其中情绪激动的一位,她家里有一辆宝马,还有两辆别的轿车,她说再有钱也不会给儿子买跑车,“虽然我儿子也喜欢(跑车)”,她不停地指责胡斌这样的年轻人,开着二手跑车,招摇过市,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,“这条文二西路,隔三差五就有人在飙车,都是跟胡斌差不多的车子,也有摩托车。声音响得跟打雷似的,都是晚上,吵得你睡不好。”她的话立即引得围观者的附和。

  因为飙车者们行踪不定,尽管陈荆这些居民多次向交警投诉,但收效甚微,“交警不可能24小时守在这里”。

  近几年来,杭州公路飙车日益盛行,市民不堪其扰。最近的一个极端事例发生在2008年3月16日晚上,一辆黑色“马6”在滨江闻涛路上飙车,撞飞了正在江边散步的一对年轻夫妇。夫妇俩不幸遇难,撇下一个5个月大还未断奶的儿子。

  因此,文二西路的居民们对飙车的愤怒,一直隐忍在心,偶尔也会聚集在小区门口的花园里声讨。

  5月7日晚,当胡斌的红色三菱跑车撞倒谭卓时,戛然而止的马达声和撞击声立即引来两个小区几十幢楼房里的居民。他们大多不是第一目击者,他们跑下楼梯,穿过花园,聚集在路边,看到的是红色三菱凹陷的引擎盖和保险杠,以及碎裂的挡风玻璃,还有谭卓蜷曲侧卧的背影。

  “飙车的,迟早要闯祸,这不……”这是附近居民对车祸的最初印象。

  此时,胡斌已经成了几年来杭州公路飙车的扰民罪魁,人们试图寻找这个年轻人此前更多的飙车经历。

  于是,一件事很快衍变成一连串的事情。有人发现胡斌在2008年因为飙车三次见报。有人翻出胡斌夺得双冠军时候的报纸,上面胡斌说他自己是个典型的“车迷”,从三四年前起就迷恋上了玩改装车,“以前经常会和朋友去龙井一带飙车,现在管得严了,只好去郊外开开。”

  年轻的肇事者很快地成了“全民公敌”。

  3车祸发生后,杭州的电视台和4家都市报都接到了市民的爆料。

  因为爆料者表述的不同,几家报社收到的信息关键词分别是:“车祸,1人被撞死”“一辆小车撞倒一人”“有人飙车,撞死了人”和“几辆改装跑车,飙车,撞死一个青年。”

  最终,只有《都市快报》一家派出记者采访。这是浙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,以贴近市民的报道风格著称,但该报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评价为报道琐碎、鸡毛蒜皮甚至“小题大做”。

  次日,这家报纸推出3个整版的独家报道,并在头版头条做了导读,标题很长,这延续了该报一贯的叙事风格,主题是“文二西路飙车夺命”,副题2条分三行排列,分别是“只在乎自己的快感,不在意他人的性命”和“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把城市道路当F1赛道昨夜终酿惨祸”。一张压题照片占了大半个头版,胡斌坐在警车里,手遮住脸,眼睛斜着从指缝里往外看。

  事后,谭卓的同事和浙大BBS上的网友以及普通市民,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采访时,都对照片上胡斌的样子很反感,“瞧着就是一副浪荡样子”。

  该报的正文中,援引了一位自称是目击者的说法,谭卓被撞飞, 5米高,20米远。

  而这个“高度”,在后来电视台的采访中,被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子转述为“两层楼高”。后来在网上,甚至有人猜测是几十米高。

  准确还原现场的确很难,而在普通市民的眼中,这个高度,却是反映车速的重要指针,一位网友甚至说,这个高度“与胡斌肇事时的恶劣程度成正比”。

  在他们看来,5米高20米远,人还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,太惨了,这车速得多快啊。

  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两个年轻人的身份。从报纸上看,谭卓是贫寒家境奋斗出来的浙大毕业生,IT白领。胡斌是“富家子弟”,飙车少年,年少轻狂。

  在身份上,人们解读到了更多的余味。

  谭卓老家是湖南长沙市下属的宁乡县。父母下岗,靠打临工维持他学业,他也争气,一直是宁乡一中的尖子生。大学期间,谭卓任02级03班班长,他们班的QQ群叫,“相亲相爱的一家”。大三时,谭卓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。

  《都市快报》5月8日第4版上,有张半个版的照片:8个年轻人站在一辆白色轿车前,抽着烟,面带笑容,很轻松的样子。图片说明是“肇事司机的朋友事后赶到现场”。

  照片上方,是一个黑粗字体的通栏大标题“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把城市道路当F1赛道”。

  事后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采访发现,很多人正是被这些青年人无所谓的样子激怒了,“撞了人,还有说有笑?”还有一些人则直接以为,这8个人中,就有事发时和胡斌一起飙车的人。

  当地著名电台节目主持万峰,在随后的《新闻楼外楼》中开骂,“你看看,小青年的同伙,什么姿势?无所谓!勾肩搭背!搂着女朋友!还调笑!互相还调笑!畜生一般!我们谴责这帮小混蛋!绝对要严惩,法律要严惩,决不手软!这几个年轻人,这几副臭德行,有钱他有教养吗?他有教养吗?不读书,不看报,不学习,这是典型的!”

  万峰早期主持一档午夜谈性节目,以“在节目中骂人”而闻名当地。

  提起这个性格火爆的主持人,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翘起大拇指,“好人,骂得痛快,为老百姓说话。”

  那张引爆民愤的照片,画面中间的两个年轻人,一个叫翁振华,外号“宝宝”;一个叫江营,外号“5203”。很快,他们被愤怒的网民“人肉搜索”了。网民们传言,翁振华是某位市领导的儿子。

  他们的手机被打爆,公司被莫名的人物骚扰,无奈之下,江营暂停了自己的生意。

  翁振华事后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说,那晚他并没有和胡斌飙车,照片上的场景,是他们在事故发生3个小时之后,在等朋友去喝茶,他家恰好在事发现场旁边的小区里。“我爸爸也不是什么市委宣传部长,都是误传。”

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

     新浪独家稿件声明:该作品(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音视频)特供新浪使用,未经授权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。

Powered By Google

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周刊

更多关于 杭州飙车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09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